祁东县融媒体中心12月22日讯(记者:周俊霖 李智勇)“孩子们,你们热爱科学和天文吗?”“知道水火箭是怎么制作并发射出去的吗?”“其实历史可以很有趣……”18日,由上海交通大学11名大学生组成的支教团再次集结,跨越山海,不远千里来到太和堂镇曹炎中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21日,记者走进曹炎中学,感受上海交通大学支教团队的支教生活。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的11名支教团成员在冯波瀚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发挥自身专业及特长优势,结合当地孩子们需求及教育资源特点,传授剪纸工艺,制作建筑模型,开展水火箭小实验和趣味历史地理等文化艺术类与科技探索类的相关知识讲课。
支教期间,每位支教团老师都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和快乐。
曹宇轩的历史课以趣味生动的历史小故事,带领孩子们熟知历史,更好地奔向未来;范晔的人文地理课让孩子们放眼世界,拓宽了视野;王煜凯、黄芹芹、叶泽玮、张淼琳的诗词和艺术课,让孩子们沉浸在诗词的优美意境中,陶冶了情操;韩沂睿的手工课堂,一双巧手带领孩子们拼出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美丽世界;李易简的绘画课,笔尖灵动,带领孩子们涂丹青颂心声;何品彦的建筑鉴赏课堂,启发孩子们多维度认识各种各样的建筑风格;邹博融、沈昊博的趣味科技课外课堂,塑料制的水火箭发射“升空”,激发了孩子们积极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
“很高兴上海交大的支教老师又来给我们上课了,因为他们像大哥哥一样在学习上帮助我们,在课堂上给我们玩拼图、讲古诗、讲地理知识,有趣生动,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学生王雅彤开心地说。
课堂内,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课堂外,支教老师们与孩子们玩游戏、畅聊外面的世界,相互谈心、增加交流,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这些知识的传递和思维的启迪让孩子们收获颇丰。
“我们想通过传授这些知识扩展山里孩子们的视野,培养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用我们智慧的火种来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支教老师曹宇轩说。
上海交通大学支教团队来祁东之前,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与镇政府、学校对接相关事宜,瞻仰了曹炎革命烈士陵园。在支教过程中,精心备课,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新颖教材,用心用情传递给孩子们。
“看到支教团为了孩子们备课到深夜,我们很敬佩也很感动。我们也将借此机会,不断加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扩宽孩子们的视野,提升教学质量,帮助更多的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曹炎中学校长刘剑锋深有感触地说。
上海交大支教团队队长冯波瀚表示,支教团将会长久化、持续化、深度化推进支教活动,以课题的形式探索校地合力育人的新模式,助力祁东乡村教育。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俊霖 李智勇
编辑:曾卫华
本文为祁东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