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标准化 新变化丨探寻祁东祥和村的“美丽密码”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俊霖 彭康 周云云 编辑:曾卫华 2022-01-25 21:54:02
—分享—

w_b9723a005fda0bdb22720d0dfd74ab3.jpg.png

w_IMG_8000.JPG

祁东县融媒体中心1月25日讯(记者:周俊霖、彭康、周云云)美丽乡村,在河之洲。近日,记者走进县河洲镇祥和村,放眼望去,村道平坦宽阔,村舍别致,村容洁美,一幅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挂在眼帘。

近年来,祥和村严格对标对表“乡村振兴”有关要求,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努力营造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完善、产业结构优化、村容村貌整洁、乡风文明有序的环境。通过土地流转、池塘水域流转等方式,大力发展四季水果种植、淡水鱼养殖和养老事业。2019年被省评为“美丽乡村”挂牌示范村,2021年被列为“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

w_IMG_8022.JPG

改善村容村貌,发展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祥和村的“美丽密码”。祥和村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建了河洲镇第一个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整治护砌水渠2000米,加固骨干塘9口,硬化村组道路16公里,完成了对茶塘和老屋皂的整饰,墙面统一刮白,巷道沟渠全部实现硬底化、院落统一标准进行修葺,面貌焕然一新。在原有绿化的基础上,新栽种了紫薇、桂花和杜英等树木2600余株,全村绿化覆盖率超过了60%,在主要村道安装太阳能路灯320支,路灯不仅照亮了村道村路,也照亮了民心民意。

祥和村基本农田大部分处在S317沿线,是双季稻示范区。镇党委、政府要求尽最大努力打造S317沿线双季稻“绿色长廊”。祥和村S317沿线共流转土地820亩,连片种植水稻,建成“水稻绿色长廊”,呈现了一幅“禾叶随风荡、稻花扑面香”的秀美画。

w_348b521e4a3dde7f605abc2c2c83ab7.jpg.png

发展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是祥和村的“幸福密码”。近年来,祥和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春潮涌动,生态果树漫山生长。村支两委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通过土地流转,从村民手中承包山地400余亩,并组织机械劳力进行山地还林,整理大小山头数十个。现已栽种3万余株皇帝柑、酥脆枣、脆冠梨等果苗,进入丰产期后每年村集体经营收入有望突破25万元。村委会从村民手中回收鱼塘35口,并投入机械改造,完成池塘生态化建设238亩,年产鱼10万余斤,村集体渔业养殖收入预计可达10余万元。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给“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鲜活的能量,也让村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据祥和村村支部书记唐开生介绍,村集体经济开始后,解决了不少村民就业的问题,得到了老百姓的大力支持,老百姓自己种的菜,可以直接卖给村集体,有些村民考虑照顾家庭,为村集体打工,也能挣得2500元/月,老百姓乐见其成。

w_IMG_7992.JPG

民风淳朴是祥和村的“特殊密码”。祥和村积极开展政策宣讲、意见征集、解疑释惑和奖励互助活动,村支两委成员每周都要进组入户了解民情、社情的时机,和村民拉家常、问冷暖、访需求。注重人才培养,制定了奖励机制,凡考取一本以上的子弟,村“两委”敲锣打鼓将奖励金送到高校新生父母手里,整个村庄弥漫着浓厚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氛围。

w_IMG_8011.JPG

w_IMG_8016.JPG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俊霖 彭康 周云云

编辑:曾卫华

本文链接:http://www.qdxw.com.cn/content/2022/01/25/1080733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祁东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