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融媒体中心10月16日讯(记者:曾桢 彭振峰 田玲)每到饭点,红火大酒店内总能看到不少食客在此相聚。大家围坐品尝,舌尖上的满足感与升腾的烟火气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美食图景。这家扎根祁东三十余年的本土餐饮企业,用祁东土杂烩、萱草全蹄、米粉螺蛳等特色菜,不仅复刻了记忆里的家乡味,更将祁东的饮食文化融入每一道菜品,成为当地人宴请宾客的首选,外地人了解祁东的“味觉窗口”。
走进后厨,不锈钢操作台干净整洁,新鲜食材分类码放,几位厨师身着洁白的厨师服,正手持菜刀细细处理食材,有条不紊地准备当日菜品。
如果说有一道菜能代表祁东的烟火气,那非“祁东土杂烩”莫属。它不追求食材的名贵,却将祁东的地道风物汇聚一炉。
“祁东土杂烩是最能代表我们祁东最具特色的菜。”酒店负责人魏远一边调整火候一边介绍,“它用猪肉、猪内肠,还有我们祁东的豆腐干、槟榔芋、黄花菜等食材精心烹制,特别是我们西区酒席必上的一道菜,价格亲民,是老百姓都消费得起的地道美味。”
出锅时,撒上一把翠绿葱花,热气腾腾的祁东土杂烩香气扑鼻,猪肉鲜嫩、内脏 Q 弹、豆腐干入味、槟榔芋粉糯,多种食材在口中碰撞出丰富的层次感,让人回味无穷。
正在用餐的顾客肖茜赞叹:“土杂烩这道菜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道菜,我从小到吃到大,我以前在外面读书的时候也非常想念家乡的这道菜,今天在这里吃到了,有一种家乡的味道、儿时的味道,很喜欢。”
魏远表示,酒店始终坚持使用新鲜本地食材制作这道菜,就是为了留住这份地道的祁东味道,让消费者吃得安心,尝到正宗。
上午十点,厨师长刘益民开始制作今天的重头戏——萱草全蹄。这道荣获“湖南味道”大赛银奖的招牌菜,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匠心。
刘益民一边炸制已经蒸煮半小时的猪蹄,一边详细介绍:“这道菜之所以深受客人喜爱,关键在于选材讲究。我们精选前猪脚,脂肪少、瘦肉多,与本地黄花菜一同蒸制。黄花菜能充分吸收猪蹄的油汁,让菜品口感软糯香甜,真正做到肥而不腻。”
而看似简单的米粉螺蛳,藏着祁东人对“鲜”的执着。螺蛳出自本地水域,肉质鲜嫩Q弹,米粉则是粘米和糯米磨成粉后炒制而成。
随着饭点临近,后厨的气氛愈发火热。灶火燃起,厨师团队在灶台前娴熟地颠勺翻炒,锅铲与铁锅碰撞出富有节奏的声响,火焰包裹着锅底,浓郁的菜香瞬间弥漫在整个空间。
“现在我们都会收集客人们的反馈,根据客人的意见更新和改进菜品,每半个月都会对所有菜品进行梳理更新,同时,我们还将本地的黄花菜,砖塘的槟榔芋、白菜等特色食材研发出多种吃法,既让消费者吃上美味,又让我们的饮食独具特色。”刘益民告诉记者。
从清晨备菜到午市高峰,红火大酒店的后厨始终保持着高效而有序的节奏。这家开业三十多年的本土企业对食材和美食的用心,源于多年的坚守。
“我们祁东县红火大酒店是祁东人民培养出来的本土餐饮企业。”魏远说,“三十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少油、低盐、少糖、食材新鲜的健康餐饮理念,去年还被评为衡阳市健康餐饮企业。”
谈及未来发展,魏远充满期待:“全国的小炒看湖南,湖南的小炒看衡阳,我们经常与外地餐饮企业交流学习,去年我还有幸拜师湘菜大师许菊云。我们立志把祁东餐饮做好,走出祁东,走出湖南,走向世界,把祁东的特色菜,特别是黄花菜推广出去。”
从后厨的烟火翻腾,到餐桌上的美味呈现,红火大酒店用三十余年的坚守与创新,烹出了祁东最地道的风味,也留住了游子的乡愁。若你想品尝最鲜活的祁东味道,不妨来这里,让一碗土杂烩、一盅萱草全蹄、一盘米粉螺蛳,带你读懂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故事。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曾桢 彭振峰
编辑:田玲
本文为祁东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