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先生,45岁,患糖尿病八年有余,血糖一直控制的很好。近日,李先生突然感觉肚脐眼上方隐隐作痛,以为是吃坏了肚子,买了一些治疗胃炎的口服药,自行服用。次日发现未好转,测体温38.5度。经肝脏B超检测,确诊为肝脓肿。
一、什么是肝脓肿
肝脓肿是细菌、阿米巴原虫等多种微生物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病变,细菌性肝脓肿(BLA)是继发于肝实质内细菌感染的炎性反应所引起的局灶性脓液聚集。最早研究由OCHSNER等于1938年提出,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较为常见,有一些原因不明的肝脓肿,称隐源性肝脓肿,可能与肝内已存在的隐匿病变有关。这种隐匿病变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菌在肝内繁殖,发生肝脓肿。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白细胞水平升高及高C反应蛋白等不典型感染。如不及时治疗,病情随时还可能加重,最坏的结果还可以造成死亡。
二、肝脓肿与糖尿病的相关性
糖尿病(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常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也可导致患者抵抗力降低。
肝脓肿与糖尿病并无因果关系,但糖尿病患者存在难以改变的代谢障碍及抵抗力减低,细菌侵入机体造成的全身化脓性感染。一旦细菌流入肝脏,在肝内繁殖形成脓肿,导致细菌性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在糖尿病患者中仍有较高的发病率,且远远高出非糖尿病者。
研究表明,年龄增大、败血症、肺结核、糖化血红蛋白、低蛋白血症均为糖尿病肝脓肿的相关因素。而性别、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胆道感染、肝功能异常与糖尿病肝脓肿无关。
三、糖尿病人合并肝脓肿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糖尿病人因其常合并血管和神经病变,集体疼痛敏感性下降,局部症状、体征不典型,加之伴有其他系统病患,应掩盖细菌性肝脓肿病情,早起容易漏诊。
临床上对于糖尿病合并反复发热的患者,要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考虑到并发肝脓肿的可能。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是严重的感染,可能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病死率高达10%-30%。
四、糖尿病人合并肝脓肿的治疗
诊断明确后,应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早期行脓肿穿刺引流,辅以局部抗生素治疗可以起到缩短病程、提高预后的效果。
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好,长期处于高糖状态,吞噬细胞的趋化作用、吞噬作用以及杀菌功能会受损,因必须控制好血糖,才能预防感染。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新桥
编辑:王琦
本文为祁东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