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石堰镇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精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不返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
抓实扶贫举措
党建引领真扶贫。把党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以奋发有为的自觉行动,坚持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力量向脱贫攻坚集中,政策向脱贫攻坚倾斜,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和发展优势,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提供坚强保证。
精准识别扶真贫。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精准扶贫要求,用“十一大扶贫举措”作作铺垫,全面改善民生基础,充分调动各方资源,集中力量攻坚,扎实提高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
造血”帮扶真脱贫。注重发挥特色小镇和特色农业产业资源优势,增强贫困农户自身“造血”功能,下发《风石堰镇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集中财力加大扶贫投入,聚焦长久稳定增收,实行“一村一品”计划,狠抓水果种植、黑猪养殖等产业发展。
后续帮扶不返贫。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监管”的原则,加大后续帮扶力度,实现从稳定脱贫到全面小康的无缝对接,通过送岗上门、扶贫车间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创业支持等帮扶措施,实现就业和创业,稳定贫困人员收入,巩固脱贫质量。
结出扶贫硕果
产业扶贫有新模式。全镇546户贫困户参与产业签约。花屋村光伏发电站受益贫困户达33户,发放金额达9.9万余元。同时提供公益岗位,安排6名贫困户就业。
金融扶贫有新举措。2020年贫困户参与祁东县农业发展公司签订户贷户还54户,个人金融贷款13户。教育扶贫一批。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雨露计划”等相关助学补助政策,2020年共有425人享受教育扶贫政策,其中雨露计划有59人。
基础设施扶贫有新实效。全镇共接收和投入了扶贫专项资金约1294万元,共实施扶贫项目142个,用于全镇16个村(社区)饮水工程、农田水利、电力、公路建设、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4G网络、光纤通达率、中央有线电视节目实现100%全覆盖,极大地改善了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低保兜底扶贫有新标准。全镇低保兜底脱贫对象142户261人已全部据实录入建档立卡系统,实现应兜尽兜、应保尽保。2016年以来,全镇共114户429人享受住房安全保障政策,2020年享受住房安全保障政策对象共97户203人,住房安全保障有新气象,全镇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切实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问题。
就业扶贫有新服务。全镇突出落实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两后生” 培训等培训项目。
健康扶贫有新实惠。全镇落实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各项政策, 546户贫困户全部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消费扶贫有新进展。通过鼓励通过单位购销、劳务帮销、宣传推销、结对助销、企业带销、活动展销、商超直销、电商营销等多种方式,拓宽该镇贫困户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生态扶贫有新成效。通过申报、审核、考察、评定、公示、聘用、培训、考核等程序,聘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生态护林员,并发放生态护林员补助。
文化扶贫有新特色。以文化惠民为宗旨,不断推进全镇贫困人员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16个行政村 “村村响”“户户通”“农家书屋”实现100%全覆盖。
风石堰镇党委书记陈慧忠说,下一步,风石堰镇在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上,整合产业和旅游资源,合理利用花屋小九寨、沙井湾古民居、御龙湾度假村、中华山文化广场、永和村沃柑基地以及水杉沿江风光带等资源,打造风石堰“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打造提升全镇人民的幸福指数。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振峰 叶芳
编辑:曾卫华
本文为祁东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