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政协常委、文艺工作组组长 赵建新
祁东县政协文艺工作组近日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文化调研活动。调研组来到位于祁东县归阳镇状元桥侧的唐家窑研学基地,探访了年轻的非遗传承人曹甲伟,在“窑隐茶院”的氤氲茶香中,这位90后工匠讲述了他与陶瓷的不解之缘。
从城建学子到陶瓷匠人
曹甲伟,1993年出生于湖南祁东,毕业于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理工科背景的年轻人,却对传统文化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他不仅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书法专业进修,师从著名学者王岳川教授,还成为书法家萧华先生的入室弟子。
2015年毕业后,曹甲伟没有选择常规的职业道路,而是踏上了追寻陶瓷艺术的旅程。从景德镇到铜官窑,从建窑到各地古窑址,他用脚步丈量中国陶瓷文化的版图。2018年,怀揣着复兴家乡陶瓷文化的梦想,他毅然回到祁东,从零开始创建唐家窑。
古法新传的技艺探索
创业之初,困难重重。曹甲伟凭借在景德镇学到的技艺,对窑炉设计、烧制工艺等关键环节反复试验。从选泥、炼泥到拉坯、修坯,从素烧、调釉到彩绘、刻花,数十道工序他都亲力亲为,力求完美。
“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曹甲伟说。他坚持采用传统龙窑柴烧工艺,还原宋代制瓷技法,同时融入现代工艺提升品质。经过两年努力,2019年3月,唐家窑首窑开窑,500多件精美瓷器惊艳亮相,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
近年来,曹甲伟的成就获得多方认可。他的作品在湖南省旅发大会上被收藏,个人先后获得“首届祁阳工匠”等荣誉称号,事迹被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让家乡中断的瓷窑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是我的责任。”曹甲伟表示。如今,他创建的唐家窑不仅是一个生产基地,更成为传承陶瓷文化的重要平台。通过研学基地、工艺展示等形式,他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门古老技艺。
政协委员们表示,将充分发挥政协优势,支持像曹甲伟这样的非遗传承人,推动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发展。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祁东瓷窑文化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赵建新
编辑:王琦
本文为祁东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