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乡村变化,助力乡村振兴。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乡村有约》栏目。我县是中国黄花菜之乡,是全国最大的黄花菜种植与加工基地,黄花菜加工历史超过500年,素有“世界黄花菜看中国,中国黄花菜看祁东”的美誉。在台湾台东县太麻里乡,每年的7到10月,漫山遍野的高山金针花美伦美奂,是台湾著名的旅游胜地。金针、黄花,虽然名字不一样,但是同一种花,从祁东到台东,近10年里,两地以花为媒,谱写了同胞情深、共同发展的佳话。
播音:六至七月,在湘江中游北岸的衡阳市祁东县,16万亩黄花菜依次进入花季。漫山遍野,金黄璀璨,这是花的海洋,也是中国南方的地理奇观。
而在祁东县的东南一千多公里外,台湾台东县太麻里乡金针山,高山金针花也正蓄势待放。这里自7月始,一场盛大花事将从山顶向下次第展开,直至10月深秋来临。这里美伦美奂,一直是台湾最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金针、黄花,同一种花,不一样的名,从祁东到台东,近10年里,两地以花为媒,谱写了同胞情深、共同发展的佳话。
黄花金针同风雨 祁东台东皆故乡
盛开是花,未开是菜。
黄花菜,又叫萱草、金针菜、母亲花、忘忧草。
祁东县是中国黄花菜之乡,是全国最大的黄花菜种植与加工基地,黄花菜加工历史超过500年,素有“世界黄花菜看中国,中国黄花菜看祁东”的美誉。
台湾地区的黄花菜俗称金针,分为高山种和平地种,集中于台东县和花莲县,总面积万余亩。高山种源自300多年前由大陆华南地区引进栽培,花期在8至10月。平地种的花期在4至6月,以鲜食为主。
花为媒
祁东黄花菜何时进入台湾己无法考证。但这一次,却被人深深记住。
2012年8月,厦门。祁东商人蒋友吉经朋友介绍,和台湾商人黄进发坐在了一起,将几吨祁东黄花菜原菜卖到了台湾。
2013年,蒋友吉、肖祥吉、邹子威等祁东县黄花菜协会一班人经黄进发介绍,与台湾金针协会有了联系,考察了台东和花莲县的黄花菜产业。海峡那边独特的观光型的黄花菜发展模式,让蒋友吉等人大开眼界。
2015年,祁东黄花菜协会成功邀请台湾金针协会来祁考察。
民间的交流带来了友谊。同年,由祁东县台办牵头,祁东县人民政府组成官方考察团,受台湾金针协会和当地政府部门的邀请,考察了台湾的黄花菜产业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经验。
参照台湾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和经验,2016年,祁东县成功举办了中国黄花菜之乡首届黄花菜文化节,并邀请了台湾金针协会来祁观摩。
以花为媒,祁东县与台湾相关县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两岸亲
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
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源,同文同种,骨肉相牵,血脉相连。
大陆水灾、台湾地震、SARS疫情、大陆冰灾、汶川地震,两岸同胞守望相助。
衡阳与台湾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雍正年间,衡阳人刘良璧担任台湾道员,成为全台最高行政长官。 道光二十二年,衡阳人魏瀛因抗英战功升任台湾府同知。光绪十八年,祁东人陈文騄任台湾知府,以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兼提督学政。
近代,衡阳保卫战震惊中外,衡阳是当年民国政府授予的全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
在台湾,洛夫、琼瑶、唐翼明、刘兆玄、龙应台等名人祖籍都是衡阳。
衡阳与台湾亲情世谊,血脉相亲,随着两岸恢复经济社会交流, 衡阳成为了两岸交往的前哨。
共发展
新世纪,是亚洲崛起的世纪。时代的洪流中, 台湾在前进,衡阳在发展。
衡阳人民以亲人般的深情,以最大的优惠服务,欢迎台湾同胞来衡投资创业。
2011年7月,富士康在衡阳的产品正式下线,旗下在衡六家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在衡阳市,还有衡南得意电子、衡阳得阳鞋业、常宁荣诚鞋业、常宁百万樱花园等台资企业,为衡阳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而在台湾,台东县因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成为观光胜地,黄花菜产业也逐步向观光农业发展。为助力金针观光业,台东莲县在观光区域实行双休日不采摘,提升观光品质。在食用金针菜方面,由地方农政部门辅导台湾金针协会自主推行“台湾金针标章"验证制度和产品可追溯制度,协助从业者加工卫生安全的金针菜,并委托第三方宜兰大学抽检上市产品品质。
借助台东县的经验,祁东加大了观光黄花产业的探索,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黄花菜之乡文化节,邀请国內名厨,首创了中国黄花菜标准宴。
为壮大黄花菜产业,祁东县出台了一揽子扶持政策,走出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新路子。全县黄花菜种植面积达16.5万亩,年产鲜菜40万吨,总产值超20亿元,拥有国家和省、市级黄花菜龙头企业12家,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南省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一县一特’农产品优秀品牌”等荣誉。
百川万折,必归入海。在中华民族崛起之路上,两岸同胞一定能共襄历史伟业,共享复兴荣光。
记录乡村变化,助力乡村振兴,观众朋友们,以上就是本期《乡村有约》栏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欢迎大家为我们提供乡村题材线索,我们的联系电话是15211399678 ,也请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祁东宣传”与我们互动,好的,朋友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本台记者
编辑:祁小容
本文为祁东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qdxw.com.cn/content/2022/09/08/11806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