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谢飞双:默默耕耘数载 只为那一抹橘红

来源:祁东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衡艳 编辑:曾卫华 2022-06-17 11:30:19
—分享—

w_微信图片_20220617094412.jpg

祁东融媒体中心6月17日讯(通讯员:彭衡艳)汽车在乡村公路上蜿蜒,从车窗外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果树,郁郁葱葱、整整齐齐地分布在山坡上、田坎边、地里头,放眼望去煞是壮观!果农们正忙着除草、施肥,好一幅农村无闲人的产业兴旺美景图!近日,在风石堰镇永和村的沃柑基地,笔者见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不过,这个被群众誉为“致富果园”的千亩地,曾经却是杂草丛生的荒地,一度无人问津。

w_微信图片_20220617094431.jpg

头戴草帽、脚穿长筒胶靴、手持锄头......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走过来迎接我们,他就是永和村党支部书记,县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人大代表谢飞双。笔者仔细打量着这位衣着朴素的代表,谁能想到他曾是一位在外做工程,年收入上百万的老板呢?

谢飞双,放着城市老板不做,2016年回乡承包千余亩荒山种植沃柑,通过走产业振兴之路,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盘活闲置土地,将永和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沃柑村”,让满山的沃柑成了村民致富的“摇钱树”,奏响了脱贫致富的“交响曲”,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引擎”。

返乡创业,发展特色产业

永和村地处偏僻,自然条件差。2013年,谢飞双回家过年,看到很多乡亲还过着清贫生活,他想“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那时,他便暗下决心要为村里做些事情,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谈及自己的人生经历,谢飞双说,九十年代初,自己就在外打工、做工程,经过20多年拼搏奋斗,有了一定的积蓄。2016年,谢飞双再次当选为祁东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惠农政策感召下,他毅然回到家乡投身农业产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产业兴旺。永和村属山区丘陵区,地面坡度陡,易造成水分散失而干旱,灌溉条件有限,导致荒山荒地较多。如何“唤醒”这些“沉睡”在大山深处的土地,让永和村焕发出新的活力,让日子变一番模样,让村民换一种活法,这是谢飞双一直在思考并想做的事情。

“靠山吃山”。谢飞双多次聘请专家论证和组织村组干部外出实地考察调研,最终决定在荒芜闲置的山坡上发展沃柑产业。永和村土壤肥沃,有连片的待开发土地,在这里种植的沃柑果实饱满、肉质多汁、酸甜适口、品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俯首耕耘 筑梦振兴之路

项目已选定,但启动仍困难重重,如何发动老百姓共同参与,推动好土地流转,项目实施的资金从哪里来,技术短板如何补齐......这些都是亟须解决的难题。

谢飞双本以为村里荒山荒地多,流转土地不是难事,谁知有些村民并不买账,怕承担风险。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他多次组织召开村支两委、党员代表会议,通过广泛听取民意,凝聚了全村一致求发展的合力,并逐一入户,耐心解释,最终说服村民们同意流转土地。

资金从何而来?靠村里转移支付那是无力承担的。当地村民担心不懂技术,没有经验,不愿冒险去种沃柑,因此,靠发动老百姓共同参与解决也是不可能的。“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就要充分发挥代表‘领头雁’效应,率先垂范、敢为人先,带领群众闯出新路!”谢飞双决心自掏腰包,拿出多年的积蓄,带头承租村民的荒山荒地种植沃柑,给村民做示范。

产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技术的持续赋能。如何剪枝、开展高效土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为攻克这一项项关键技术,谢飞双每年花费20万元从广西桂林聘请技术服务团队,常年驻扎在永和村,深入沃柑园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他还邀请衡阳市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来村里,为村民作专题技术培训。平时在橘园里,他也像个学生一样,虚心地跟着专家从最基础的农业技术学起。

w_微信图片_20220617094438.jpg

功夫不负有心人,永和村的这片土地“苏醒”了。经过近两年的筹备,2018年,谢飞双拿出近200万元积蓄,正式创办了祁东县茂发扶贫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1000余亩,建立沃柑基地。2021年,基地的柑橘初挂果,产量约30万斤,年总产值180万左右,今年预计产量可达50万斤,年总产值预计达250万元左右。

谢飞双的“冒险”带来了回报,在看到他的沃柑园获得良好经济收益后,村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纷纷表示想要加入沃柑种植队伍。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直接辐射带动160余名村民发展沃柑产业,为200余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每人每月可增收近3000元。此外,公司还以土地入股和技术输出等社会化服务方式,让农户实现“土地流转收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订单生产拿现金、土地入股享红金”。

村民谢正兴,三个小孩在读书,生活压力较大。合作社不仅帮助他家盘活了十亩荒山,还让他们夫妻俩在家门口实现了务工增收。“我除了租让自家土地外,还在基地打工,我和妻子每天有240元的收入,一年能挣到10万元左右,现已成功脱贫。”谢正兴高兴地说道。

w_微信图片_20220617094356.jpg

一株株柑橘苗,种出一片好产业,带富一方老百姓。耕耘数载,累累沃柑挂枝头,一抹橘红,成了促进永和村产业振兴的源动力。

真诚奉献,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自乡村振兴的号角全面吹响以来,谢飞双将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乘着产业发展的东风,他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自筹资金500万元,完善全村路和水两大基础设施,还修建了园区主干道和支干道,硬化了园区道路,修建了灌溉用水高位水池,解决了全村道路交通和生产灌溉用水难的问题。

“公路通,百业兴。村里道路得到硬化且拓宽,既有力保障了群众的安全出行,又让生产出的沃柑走出去,实现了经济收益。”群众对谢双飞赞不绝口,都称他是一心为民的好代表。

“我们村的大道又宽又直,两边是绿油油的果树,空气好,一到晚上,老老少少都喜欢在这条路上散步、休闲、健身,只是天黑了不太安全,要是能安装上路灯该多好啊!”村民们休闲时的小声议论,被谢飞双听进了心坎里。

w_微信图片_20220617094419.jpg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的奋斗目标。”2018年,他筹齐资金100余万元,安装了350盏路灯。每当夜幕降临,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路灯在永和村大道上自动亮起,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干净平坦的道路、绿意葱茏的树木、清澈见底的小溪、一排排整齐亮丽的路灯......和谐宜居的生态环境,让人心神愉悦、流连忘返。

谢飞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他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引种沃柑,发展产业,用实践探索出一条产业兴、生态好、村民富的新路子,激活了永和村的发展动力,勾勒出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来源:祁东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衡艳

编辑:曾卫华

本文链接:http://www.qdxw.com.cn/content/2022/06/17/1139911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祁东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