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好,姐夫!给您拜年了,祝您发大财!”
“老弟,过年好!姐夫祝您心想事成,虎年大吉!”
大年初二,姐夫一大早就来家里接伯父一家去他们家。看见姐夫和哥哥相互拜年的对话,让我想起了很多去姐姐家拜年的往事。
姐姐是伯父的大女儿,比我大了一轮。嫁在离我们家10公里左右的村子。姐姐早些年和姐夫在外务工,后来因为小孩读书需要照顾,姐姐只能在家带孩子了。
记得小时候去姐姐家拜年,最怕没有车要走路去。因为那时候,去往姐姐家的路是由石子和黄土铺成的,如果遇到下雨天,10公里的距离,泥泞不堪,崎岖不平,等我们走到姐姐家的时候,不是鞋底粘上厚厚的泥就是裤腿被泥水包裹。看见此情景,姐姐就会对我们说:“快来这个台阶,把鞋上的泥巴刮掉。”姐姐说的“台阶”,是我们这边农村房屋基本上都会有的一个走廊台阶,台阶的凸起的棱角就是大家“刮泥巴”的地方。如果是大晴天,石子黄土会凝结成路面的浮尘,这时只要有一辆车开过,走在路上的你就会瞬间看见黄沙漫天。记得有一年去姐姐家拜年时,哥哥说要给我梳个帅气的发型,出发时顺势在我头发喷了些啫喱水,那天恰好天晴,我刚走到路上就给路面的吹起的黄沙免费染了黄发,正好“如愿”有了“新造型”……
时光流转,岁月奔涌。
因为求学与工作的原因,我间隔了好些年都没去姐姐家拜年。当天早上,我趁着姐夫来接伯父,我跟着一起来到了姐姐家。在去的路上,我发现当初的石子黄土路变成了笔直的水泥路。我正诧异时,姐夫说:“都是国家政策好,前几年搞脱贫攻坚,我们这里就修好了路,现在乡村振兴,这条路又拓宽了一些……”姐夫说话时,我不断回想小时候泥巴裹满裤腿的场景,对比现在,真感觉换了人间。看见姐夫洋溢在脸上的喜悦,我也觉得很开心。姐夫说,这些年,他和姐姐一起打拼,也在城里买了房,每年只有春节期间会回村里住一段时间。他们每次回到村里,就会想起自己小时候生活的场景。
姐夫说,他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出生的,在他的童年记忆里,为了吃饱饭,妈妈要去好几个邻居家借米。为了节省粮食,有时候需要把借回来的米磨成米粉,做成米糊、米汤之类的来充饥。尽管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心里始终要有对粮食的敬畏心,他也时常这样教育他的孩子……
是啊,其实姐姐、姐夫的小家庭以及他们生活的村庄,都是千千万万奋斗中的中国人的缩影。记得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推动社会经济持续不断快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百姓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往姐姐、姐夫回村的那条路,从当初的泥泞不堪,黄沙漫天,到如今的笔直顺畅,车水马龙,这就是新时代党的政策落实到基层,百姓感受到切实福祉的直接体现。
从姐姐家吃完晚饭出来,他们屋前那条硬化道路两旁,亮起了喜庆的中国结式样的路灯。那红火的路灯正照亮着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群,述说着新时代里一个又一个奋斗者的故事……
来源: 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江杨子
编辑:刘宝婷
本文为祁东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qdxw.com.cn/content/2022/04/28/11174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