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元宵节里吃元宵

来源:祁东融媒 作者:彭建华 编辑:胡春雷 2021-02-26 15:10:05
—分享—

640.webp (2).jpg

在中国将节日与食物的名称合二为一、完美融合的,唯有“元宵”了。

元宵是春节的收官,是新年的一个重要节日。正常情况下,央视一年节日晚会只有三台,元宵、中秋和除夕,元宵能三居其一,足见其地位的超然。

元宵节自古以来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除此之外,还有赏月、燃烟花、放孔明灯、猜灯谜、吃元宵等,不少地方元宵节更有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唱大戏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我的家乡祁东县,元宵节最为大众的节目就是点灯。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无论是在过去衣食无着的年代,还是丰衣足食的当下,每到元宵节,家家户户都是灯火通明,亮堂整个夜晚。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农村连煤油都很难买到,经常以含有松膏的松树块来替代照明。即便如此,那元宵夜的灯火也是长明不熄的。到了八九十年代,农村已经用上了电灯,有些人家为了节省电费,用的是十五瓦灯泡,不到天黑就早早吃饭,然后摸黑睡觉,一个月下来用电只有一度左右。就是这样节俭的人家,到了元宵节也会“奢侈”一把,将所有房间的灯亮上一个通宵。

其实,元宵节的灯,在家乡是有故事的。老鼠是公认的“四害”之一,偷吃粮食,啃咬物品,深受人们的憎恶。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鼠害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期望能将它“嫁”出去。于是,便杜撰了“老鼠嫁女”的故事,说是正月十五日之夜,是老鼠嫁女的“良辰吉日”,这个时候须得为它张灯结彩以利办事,并且不能打扰。否则,你扰它一日,它将扰你一年。

也许,元宵节的观灯习俗,也是由此衍生的吧。

201803020912577311338.png

元宵,是一种节日,也是一种美食。至于这种美食为何取名为“元宵”,可能是取元宵节所吃之食的意思吧。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过了正月十五,春节就已经结束,一年的农事也就开始了。这一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吃一顿,期望新的一年里万事圆圆满满,所以吃的美食也是甜而又圆,这样一种叫“元宵”的食物便顺势而生了。

作为食物,元宵是上了袁枚《随园食单》的。据其记载,它的馅有萝卜丝、松子、葱、酱、麻油,还有锤烂的去筋嫩肉等物。这样繁复的元宵,我尚无缘享受。幼时吃元宵,都是奶奶和母亲自己做的。那时,院子里有石磨,在元宵节的前一天,便有人将之清洗得干干净净,端出浸泡好的糯米开始磨浆,否则到了元宵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用磨,恐怕会耽误了吃元宵呢。磨好糯米浆后,需要用包袱包着挂起来,或者置于草木灰堆里,以便沥干水分。做元宵时,将糯米浆使劲地揉搓,使其黏韧,然后抓一点在手,压成薄块,再放一点白沙糖和碾碎的芝麻、花生之类作馅,包起来用双掌轻轻揉成桂圆般大小的圆球,下锅煮熟便可一饱口福。

吃食元宵,须得有汤。否则,一碗元宵便黏合在一起,不但无法下箸,而且吃起来也没有了那种圆圆满满的感觉。元宵滑糯、细腻、香甜,如果将煮元宵的汤改用糯米甜酒糟,再打上几个鸡蛋弄成蛋花,吃起来风味更为独特。元宵节里,寒气还很是浓厚,吃上这样一碗元宵,那份温馨会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将整个人身心浸透。当然,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如今,乡村的石磨再难寻觅,要吃的元宵都在超市冰柜里躺着,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吃起来反倒是更加容易了。只是那份情怀,却似乎差了许多。

在中国的节日当中,元宵节、中秋节不仅蕴含美好愿望,还最具浓烈的情感。如果一家团聚,或坐在中秋的月色里,吃着月饼、花生、瓜子;或围着火炉,在“老鼠嫁女”灯火通明的氛围里,吃着元宵,畅谈新年打算,这该是多么美好的一幅画面。

元宵节的元宵,圆圆满满,也与中秋节的月饼一样,映照着天上十五的明月。特别是在煮元宵时,开锅之后全漂浮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悬挂云空。天上明月圆,碗里元宵圆,代表了亲人的团聚,寄托了人间的亲情。此情此景,犹如那元宵之心,让人心蕴甜蜜。

(作者:彭建华)


来源:祁东融媒

作者:彭建华

编辑:胡春雷

本文链接:http://www.qdxw.com.cn/content/2021/02/26/904870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祁东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