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32岁的杨娟峰担任起祁东县玉合街道乔丰村包村扶贫干部。3年多过去,这位玉合街道的女干部在乔丰村留下一串故事……
杨娟峰走访贫困户周来保
奔忙与亏欠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骑上摩托车,杨娟峰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杨娟峰的8本扶贫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乔丰村34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存在的困难等情况。
因为工作忙碌,杨娟峰经常加班到深夜才回家,孩子们常常在想妈妈的哭声中睡着了。“妈妈,你为什么老加班,我都没有办法见到你了。”面对上小学的大女儿的埋怨,杨娟峰心里泛起一阵阵心酸。“彤彤,妈妈现在做的事情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帮助到很多的人。你是大孩子了,要学会独立,要理解妈妈。”
杨娟峰和彤彤约定,等不忙了就带她就去海边玩,如今这个约定已经到第4个年头了,还未兑现。
时刻牵挂贫困户
“从村部通往周来保家的道路,是我在乔丰村走过最多的路。”杨娟峰告诉记者,今年67岁的贫困户周来保,身体虽残疾,却勤奋努力踏实,酿米酒技术远近闻名。2017年,周来保通过易地搬迁政策从偏远山冲迁出后,杨娟峰帮助周来保发展养羊业,并主动向亲友推介销售米酒、找销路,当年周来保顺利脱贫。
挽起衣袖就摘菜、拿起扫帚就扫地、扛起锄头就挖土……每次走访贫困户时,细心的杨娟峰总会要看看锅里吃什么,床上盖什么,身上穿什么,家中最近有什么困难,然后再一件一件地帮助解决。日积月累,这些点滴小事汇聚成和煦的阳光,暖进贫困户心里。
乔丰村党支部书记周桃生感叹:“这几年小杨为乔丰付出太多了,绞尽脑汁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陪着我们东奔西跑找项目、办手续,她是我们村的‘定海神针’!”
“贫困户的每一个托付都不敢敷衍,我做梦的时候都在开展扶贫工作,看着贫困户生活慢慢地变好,收获村干部和老百姓对我的感情和肯定,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杨娟峰说。
肩负两村重任
去年年底,由于工作调动,玉合街道绿野村需要重新安排包村干部。绿野村是省级贫困村,也是示范村,脱贫攻坚成绩突出,深受社会各界好评,“金字招牌”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掉链子,找谁接任呢?街道领导立即想到了杨娟峰。
接到任务后,杨娟峰火速把刚满3岁的孩子送进了幼儿园,就这样,杨娟峰成为了两个村的扶贫专干。她一面尽快熟悉绿野村的村情民意、贫困户及四类重点对象情况,融入工作队、村干部、帮扶责任人的群体,学习和传承绿野村的好经验好做法;一面继续做乔丰村的各项工作,操心大小事情。
“绿野、乔丰两头跑、连轴转,经常忙得脚不沾地。”杨娟峰说,自己常常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工作人员,很快把全村81户贫困户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今年以来,新春大走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贫困户复工复产大摸排、“三落实”摸底、脱贫质量回头看、贫困户务工信息摸排比对、住房安全保障定位和信息录入等工作任务接踵而至,肩负两个村的双倍压力,杨娟峰咬紧牙关努力,使得绿野村和乔丰村的工作全按期保质圆满完成。
“杨娟峰从未申请任何区别对待,走村访户,制定脱贫攻坚作战图、时间表、责任书,扶贫路上的每一步都很细心、认真,工作从来不打折扣。”玉合街道政协联工委主任郝伯祁说。
眼下,杨娟峰正和乔丰村村干部谋划,借着乔丰村的山清水秀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休闲业,向着乡村振兴前进,把乔丰村打造成祁东县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沛玲
编辑:王琦
本文为祁东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