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归阳采风行:探寻印塘村的“幸福密码”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俊霖 谭琼 李沛玲 编辑:王琦 2020-11-12 16:14:59
—分享—

w_IMG_7061.JPG

(修葺一新的村级服务中心)

w_IMG_7050.JPG

(错落有致的农舍)

祁东县融媒体中心11月11日讯(记者:周俊霖 谭琼 李沛玲)从归阳镇归阳工业园往西,有一条宽约10余米的乡村水泥路笔直地伸向远方。道路两旁的柚子树枝繁叶茂,清风徐来,树叶“沙沙”作响,似乎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路上空气清新醉人,放眼望去,一派绿油油的稻田望不到边。沿着宽敞的道路前行约2公里,便来到了归阳镇印塘村。

印塘村给人的印象是恬静又舒适,宽敞的道路、整洁的院落、漂亮的农舍、绿油油的蔬菜、勤劳质朴的村民……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着力打造美丽印塘、幸福印塘。近日,记者走进这里,探寻属于印塘村的“幸福密码”。

兴产业,村民生活喜变样

行走在印塘村的乡村田野,记者遇到了正在田里忙农活的村民高连生。今年58岁的高连生,给人的印象是皮肤黝黑,神清气爽,精明能干。高连生的家境曾经十分困难,自己有肢体残疾,妻子有精神病,女儿还在读书。在镇村干部的关心下,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下,他不但享受了易地搬迁、低保、残疾、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优惠政策,还凭一己之力承包了鱼塘,种植了黄瓜、莴笋、萝卜、茄子和辣椒,由原来的贫困户,摇身蝶变成村里的“种植大户”。

“这一切得益于党的政策好,非常感谢各级领导对我的关心和帮助。”高连生高兴地说,为了帮助他脱贫致富,镇村干部以及驻村扶贫工作队多次对他倾力帮扶,为他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带来优惠扶贫政策,这让他有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能种植这么多蔬菜,也得益于印塘村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土壤条件。”高连生说,根据气候条件,他上半年种植黄瓜、茄子、辣椒、西瓜,下半年种植萝卜、白菜、莴笋。在他的辛勤努力下,这几年蔬菜丰收,今年光是莴笋产量达几万斤,种植蔬菜年收入达七万元以上。

w_IMG_7004.JPG

(田地种植莴笋忙)

w_IMG_7023.JPG

(丰收的喜悦)

w_IMG_7027.JPG

(分享种植经验)

高连生的“种植经验”只是印塘村的一个“缩影”。除了种植蔬菜,村里的养猪业也搞得风生水起。据印塘村村委委员曹智灵介绍说,村里正在建造一个大型养猪场,成立了牧禽有限公司,公司将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让村民加入合作社入股分红,将极大改善村民的生活。同时,该养猪场建成后,将出栏16000头生猪,为全村集体经济带来近六万元的收入。

如今,印塘村村围绕蔬菜发展产业布局,扩充了种植基地规模,带动全镇连片种植蔬菜面积已达到2000余亩,总产量达到了5000余吨。在蔬菜产业的带动影响下,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170人全部迈入了脱贫致富的行列。

树新风,村民齐聚正能量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住进新房子,过上新生活,仅仅是高连生夫妇众多“幸福感”之一。这几年,印塘村村民的生活与精神面貌悄悄发生了改变。行走在印塘村乡村田野,记者发现,垃圾乱倒现象少了,打牌消磨时间的人少了,讲文明的人和事多了,崇尚和谐文明的新风尚正浸润乡村,温暖人心。

高连生,不仅仅是产业致富带头人,更是文明新风带头人。他的妻子曹革田,既是精神病人,又是多重一级残,高连生对她倾注了全部的爱,对她不离不弃,每天除了下地干完活回来,就在家里照顾妻子的饮食起居。高连生还有一个87岁的父亲高升元,因年老体衰,卧病在床,高连生十分尽孝道,父亲饿了,他做好饭好菜,一口一口喂食。父亲需要走动,他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在家里、在院子里慢慢来回运动……“我不求什么回报,只希望家庭一切都好,只希望能为村里大伙儿树立文明新风好榜样。”高连生憨厚地笑了笑说。

w_IMG_7043.JPG

(照顾老人尽孝道)

高连生尽孝道的事迹传开后,村民们纷纷以他为榜样,养成了顾家、爱家、兴家的好习惯,文明素质不断得到了提高。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村的矛盾少了,吵架的少了,环境不比城里的差,大家的幸福感明显增强!”村民刘少华高兴地说。

强基础,文明新村展新颜

“我们村这几年来变化可大哩,道路一改过去泥巴路、土坡路,如今水泥路通往家家户户。路灯也装起来了,出门非常方便。”说起村里的变化,印塘村村民们个个都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在归阳镇党委政府的统筹规划下,多方筹措资金完成了村组主次干道路面硬化4公里,安装路灯83盏。此外,该村还重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村干部带头统筹力量,组织村民拿着镰刀、锄头、背着打草机走入路边,打扫路面、清理垃圾、种植果树,彻底改善了印塘村的卫生条件。

记者继续行走在印塘村的乡村田野上,贯村而过的道路两旁时令鲜花簇拥,绿油油的果树在风中摇曳着优美舞姿,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简约古朴、灵动活泼,擦肩而过的村民笑谈美好愿景……记者猛然发现,村里有了好产业,村民养成了好习惯,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原来,这些就是印塘村的“幸福密码”呀!

w_IMG_6978.JPG

(一望无际的农田)

w_IMG_7047.JPG

(结满丰硕的柚子果实)

w_IMG_7066.JPG

(宽敞的路面见证印塘之巨变)

w_IMG_7056.JPG

(村民的幸福之路)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俊霖 谭琼 李沛玲

编辑:王琦

本文链接:http://www.qdxw.com.cn/content/2020/11/12/857945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祁东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