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驻村“住”进了老百姓心里 ---记玉合街道青山村驻村工作队长欧阳国君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俊霖 张少荣 编辑:王琦 2020-11-04 08:35:23
—分享—

w_IMG_6065.JPG

祁东县融媒体中心11月3日讯(记者:周俊霖、张少荣)走进玉合街道青山村,一路是白墙新房,青山绿水,荷叶飘香。在青山村村部,经常能听到一位“大声嚷嚷”宣讲扶贫政策、讲道理的“外来人”,他就是衡阳市城管执法局派驻青山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村支部第一书记欧阳国君。

自2018年5月驻村以来,欧阳国君尊重群众,关心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坚持用情关怀,用心做事,振兴发展乡村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如今,青山村悄悄发生了改变,乡村环境变美了,基础设施完善起来了,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了……

他有一份爱心,用情关怀贫困百姓

“你的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里就沉淀多少真情。”驻村以来,欧阳国君在村支部书记周欢喜等村干部的帮助下,走村串户,与村民一起聊八卦,拉家常,交朋友,帮村民干农活,做家务,带他们进城办事、送医院看病,拉近了彼此距离。“与村民都很熟悉了,彼此就能打开“话闸子”,村情民意也就熟悉了。”欧阳国君接近群众的法宝就是这么简单。

为了精准识别,精准扶贫,欧阳国君挨家挨户了解情况,把每户情况摸透,因户施策帮扶脱贫。驻村的前1个月,他就走遍了村里的农户、大大小小的山、农资店,村里几条沟,道路几个弯,欧阳国君晚上摸黑都能知晓。

欧阳国君善于结穷亲,勤帮扶,用爱心帮助了许多贫困户走上了脱贫之路。

w_IMG_6004.JPG

w_IMG_6008.JPG

青山村东园组1组的邱新华就是村里脱贫致富的典型代表。邱新华家境贫寒,哥哥弟弟在外务工,早在几年前父亲因病过世,日子过得十分清贫。欧阳国君走访后,建议邱新华尝试发展养殖业。在他的带动下,邱新华承包了七八口塘养鱼,十多亩水田种水稻。为了进一步发展养殖业,欧阳国君还联系畜牧站技术人员传授养殖技术,这让邱新华有了新的动力,开始养牛、养鸡,逐渐扩大规模,年总收入近九万元。2018年,邱新华被衡阳市评为“全市自主脱贫示范户”;2019年,被评为“脱贫路上我最美”十佳典型。在邱新华的影响下,村里其它贫困户也跟着养牛、养鸡,大家脱贫致富有了信心。如今,全村46户贫困户134人已全部实现脱贫。

他有一份责任心,用心振兴乡风文明

“乡村经济发展的好不好,一切都要看干部带头作用。”欧阳国君认为,只有扑下身子,认真做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发展乡风文明,振兴乡村经济,才会赢得群众的认可和信赖。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驻村以来,欧阳国君坚持政策红线,坚持公正处事,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在低保户评选、危房改建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村里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等方面,坚持按规定办、按程序走,全程公开透明。他认真接待群众来访,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及时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借助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活动,持续开展“尊老爱幼、脱贫致富、助人为乐、环境卫生、文明礼貌”等五星家庭评选活动,乡风文明建设日趋向好。

“非常感谢欧阳书记帮助我们致富,帮助我们美化了村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青山村左达组村民周英明提到欧阳国君,就竖起了大拇指。

w_IMG_6035.JPG

w_IMG_6050.JPG

w_IMG_6051.JPG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欧阳国君深深知道,要让村民有幸福感和获得感,就必须要下达力气发展村基础设施建设。他多次向市局“化缘”,争取了资金285万元,改造了青山村水渠,将堰坝加固,解决了水渠不蓄水、防止了雨天水淹农田的问题。亮化了路面,新建路灯156盏,晚上华灯初上,扮靓了村庄,也照亮了老百姓脱贫致富之路。欧阳国君尤其注重环境卫生整治,他下大力气抓村容村貌,花费资金购进环卫车、垃圾斗等环卫基础设施,他甚至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自己操作环卫车,将垃圾清理干净。在他的影响下,全村村民都自主爱护环境卫生,遵守乡规民约,文明的“种子”深深种进了村民的心里。

w_IMG_6082.JPG

w_IMG_6093.JPG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俊霖 张少荣

编辑:王琦

本文链接:http://www.qdxw.com.cn/content/2020/11/03/856175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祁东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