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祁东扶贫日记:在把关口村把好脱贫攻坚“关口”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胡刚强 编辑:屈波 2020-10-29 21:21:12
—分享—

微信图片_20200717162613.png

10月21日一早,我去太和堂镇把关口村检查扶贫工作。这是我们县最为边远的一个村,它位于祁东县西陲,与邵东县毗邻,离县城有80公里远,驾车至少要一个半小时。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1户348人,2019年已全部摘帽脱贫。

仔细想想,“把关口”这个村名真有意思。据村书记王喜再介绍,“把关口”是有来历的。在军阀混战时期,该村因地形特殊,两边大山夹峙,形如口袋只有一个关口,只要在此驻军把守,便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效。后来,便取村名为“把关口”。虽然这是故事,但是我想,“把关口”对于我们现在的工作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无论是对于基层脱贫攻坚,还是其他工作,我们纪检监察部门都必须要把好这第一道“关口”。这道“关口”不仅仅是工作上的,还应该是政治和思想上的。只要及时把好了“关口”,才能杜绝“缺口”。做好“把关口”的工作,既是对干部的真心爱护,更是对人民的高度负责。

今天我去把关口村,是代表县纪委去搞“突然袭击”的,事先并没有通知村里,也没有和驻村扶贫工作队联系。前不久,我也去检查了一次,发现了三个方面六个问题。一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春生一家因山体滑坡导致房屋漏水的问题,当时我要求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为其屋顶搭铁棚;二是有个别结对帮扶责任人将三户贫困户收入计算错误,我要求他们认真核对,重新精准计算;三是有一位结对帮扶责任人请别人代写走访记录本,我责成他重新走访,并向被帮扶贫困户道歉。

到村后,有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在村综合服务平台办公室里忙活着。我当即随手抽查了两户贫困户资料,一户是3组匡北平,一户是24组刘大明。他们的资料都做得很好,并没有什么问题。其中匡北平一家5口人,今年收入71757.6元,远远超出了人平4000元的目标,已在去年脱贫的基础上,得到了坚实的巩固。我还电话联系了刘大明的结对帮扶责任人谭盛福,问了资料上的几个数据,他都回答得一点不错。从这一点来看,把关口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结对帮扶责任人的工作都还做得相当扎实。

10点钟的时候,所有人员到齐,我组织召开了一个短会。会议就两个议题,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的讲话精神,要求村干部迅速向全体党员和村民小组组长进行传达。二是通报上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在看了资料后发现,问题都得到了整改。半个小时后,会议结束。我与村书记王喜再一起特地去王春生一家看了屋顶新搭的铁棚,还给正在县城参加残疾人学习的王春生打电话,询问相关情况。电话里,王春生对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表示由衷感谢,还对打铁棚的事提出了一些改正意见。我要求村书记尽快想办法解决,真正让老百姓满意。

下午,我在村里走访贫困户23户,了解他们的需求与致富计划。在11组帮助两户村民解决了实际困难,一是为一家有两个癌症病人的困难村民王顺纯解决民政救助金2000元,二是为因车祸致残的贫困户王顺奇联系民政救助,并办好了相关手续。

县纪委副书记钱青,在纪委召开完会议后,也在下午六点钟风风火火地赶到了把关口村,与村组干部、村民召开屋场恳谈会,听取意见,解决问题,并就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进行认真解读。直到晚上10点多钟,我们才结束一天的走访活动,在村部安歇下来。

住在农家床上,回想起今天的“突然袭击”,我的感受是,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我们的基层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扶贫帮扶责任人,是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在工作中还存在某些问题,只要我们上级机关加强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就能得到很好解决,赢得老百姓的理解与支持。

(祁东县纪委监委驻县卫健局纪检监察组组长 胡刚强)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胡刚强

编辑:屈波

本文链接:http://www.qdxw.com.cn/content/2020/10/29/855294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祁东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