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融媒体中心8月31日讯 (记者:周俊霖、彭振峰)过水坪镇明远峰村位于该镇最南端,地处大山深处,四周被祁阳县包围,是全县55个贫困村之一。过去,这里山区条件恶劣,出行交通极为不便,老百姓收入低,生活艰苦,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131人。为改变该村贫困落后面貌,县应急管理局组建工作队进驻该村以来,逐户走访、实地调查、认真研究,精准施策,在“精准”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确保脱贫攻坚出成效。
一、精准扶持产业扶贫,点亮贫困户脱贫路
明远峰山区气候条件优越,适合种植中药材。明远府农林综合开发公司负责人文国平因地制宜,引进资金,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1186亩。为抓住就业机遇,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鼓励贫困户前来务农就业,得到了蒋国梅、张兵香等10多户贫困户的积极响应,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
“我在这里每天工作是除草、施肥、煮饭,包吃包住,收入每个月1500元,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收入。”今年64岁的张兵香就是就业的一员,她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作,既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又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在这里,她加入了脱贫的行列。
“多亏有镇村干部与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我的收益得到大幅提高。”明远峰村17组养殖户王国智高兴地说。
今年49岁的王国智是全村最早的脱贫户之一。他原本家境贫寒,为改变贫困面貌,他从2013年就开始养殖黑山羊,特别是2017年以来,镇村干部与驻村工作队积极为他开展培训,提高养殖技术,提供优惠扶贫政策,大大提高了王国智的养殖积极性,目前他养殖肉羊180头,年收入达5万元。如今,家中房子装修的焕然一新,自己又买上了小汽车,日子过得非常幸福。
“村里的养殖户养殖规模正在发展壮大,从最初的几十只羊,到几百只羊,上了规模,这是我们非常乐意看到的现象。”该村村支部书记肖光明高兴地说。他们如今破茧成蝶,脱贫致富,既离不开扶贫工作帮扶,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他表示,村里将一如既往支持发展种养殖业,确保贫困户实现脱贫不返贫。
二、精准推行扶贫车间,“农户”秒变“上班族”
每天早上八点,明远峰村易地扶贫搬迁户黄彩云与王正宝早早安顿好家务事,换上干净服装,坐在桌前,娴熟地做起蜡烛来。“我以前在明远峰村里住,地处偏远生活不方便。如今搬到安置点来住,就医方便,买菜方便,特别是最近扶贫干部介绍我来这个扶贫车间担任作业员,工资计件,一个月能拿到八百多块钱,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呀。”说起这份工作,王正宝对全家未来美好生活信心倍增。
这家扶贫车间名叫祁东现红炬工艺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生日蜡烛、工艺蜡烛等。由于待遇优厚、车间发展势头好,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借此机遇介绍贫困户前来就业,成功解决了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有效帮助了明远峰村贫困户脱贫。 “在家门口上班挣钱,方便照顾家中的老人小孩,上班和种地、顾家两不误,我非常满意。”黄彩云笑着说。过去,她无法外出务工,只能呆在家守着几亩田,一家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她每天早起,把家里、菜园料理妥当后,就来到扶贫车间,成了一个“上班族”,一家人对生活充满了憧憬。
“考虑到部分群众文化程度低,多数未接受过相关技能培训,我们就想方设法多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去参加集中培训。”县应急管理局派驻明远峰村工作队队长、明远峰村第一书记陈江华表示,车间里的每一个工人都是家庭的顶梁柱,背负一个家庭的希望,教会他们一门手艺,就能更快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为加快该村脱贫攻坚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金定多次深入该村督促指导脱贫工作,她要求,各方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精准施策帮扶,扎实做好山林、产业、旅游开发三篇文章,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各方的精准帮扶下,目前,全村老百姓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19年,全村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人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成功“点亮了”贫困户的脱贫之路。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俊霖 彭振峰
编辑:屈波
本文为祁东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