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父子兵,一门家风正!白鹤街道金星村雷公组唐见忠一家父子三人都当过兵,且个个退伍后永葆军人刚正无私、吃苦耐劳、热情待人的本色,成为当地的美谈。
唐见忠父子三人合影
退伍军人唐见忠,1950年8月10日出生,中共党员,白鹤街道金星村雷公组人。1970年参军在大连某海军部队,当海军6年,在部队入党,历任班长,荣获优秀士兵和优秀班长称号。1976年退伍后分配到祁东县招待所工作,随后调转到县“七一”煤矿,一直任井下矿工班长。1992年煤矿改制回乡,任组长至今。唐见忠从农民到军人,到工人,再到农民,从20岁的英俊小伙到如今的古稀老人,50年来唐见忠一辈子甘当最基层的“小班长”,身上无时不体现着革命军人的本色和一名共产党员的朴实、刚正、勤劳的风骨。
不忘初心,奉献余力。1992年从七一煤矿改制回乡后,他自告奋勇当组长,带领组内群众修通一条宽5米、长2公里的土坯通组公路,修路期间公平公正划分每户土方任务,自费购买炸药,利用在煤矿的经验帮助农户放炮开垦土方。唐见忠发扬共产党员和军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不等不靠、自主修路的事迹受到县级表扬,成为群众兴修公路,脱贫致富的榜样。2014年该通组公路硬化,又是唐见忠自费外出筹资15万元,自捐五千元,并义务担任2.5公里硬化路的养护工作。唐见忠的义举得到了群众的公认和赞许。
唐勇军在自己的公司
长子唐勇军,1981年5月出生,初中毕业后,父亲唐见忠鼓励他当兵,去部队接受锻炼。1997年,16岁的唐勇军参军在山东烟台服役。受父亲的影响,他在部队刻苦学习、努力锻炼,受嘉奖三次。1999年退伍后,唐勇军在上海明匠公司务工,务实肯干的作风深得公司领导和同事的赞许,2011年其在长沙成立分公司,专为湖南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国企提供配套服务设施。公司每年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个,为国家纳税近20万元。
唐飞在自己的养殖场喂养小鸭子
次子唐飞,1983年8月出生,受父亲和哥哥的影响,2001年报名参军,在新疆兵团武警指挥部第五支队二大队七中队服役,服役两年,连续被评为“优秀士兵”。2003年退伍,先在广东佛山务工7年,积累一定资金后回家创业,从事养殖业。他聪明好学,善于学习钻研养殖技术,又吃苦耐劳,2010年养鸭就获利8万元。在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后,他逐年扩大养殖规模,2017年他与战友三人投资120万元成立金马养殖种植合作社,合作社占地60多亩,场地租金都是足额提前支付给当地农户,合作社雇用的6名员工,都是本地残疾人和特困人员,工资也是足额按时发放。合作社以过硬的种养技术,诚信的营销策略赢得了经销商的赞誉,销售市场不断拓展,收益年年提升。唐飞认为,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家致富,才是感恩党和部队培养的最好回报。2019年7月,合作社增设现代化孵化场,将孵化的优良鸭苗免费发放给想通过勤劳致富的乡亲进行养殖,并通过回收的方式帮助农户销售商品鸭。经测算,农户每销售一只鸭,可获利8元以上,多养多得,大大提高了村内困难群众养鸭积极性,群众收入稳步增加。如今唐飞的合作社是街道种养户的标杆,产销两旺,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他总是热情接待,毫不保留传授养殖经验。
有国才有家,军队是国家的保障,不给国家添麻烦,多给社会作贡献,是退伍军人唐见忠老人的朴实想法,同时他也希望将当兵、拥军、爱党、爱国的优良家风在其子孙后代永远传承!(通讯员 向中元)
来源:红网祁东分站
作者:胡春雷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祁东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