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荒坡生“金”:一位残疾人写出的“致富良方”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肖渌璋 彭振峰 编辑:何书晴 2025-11-18 16:43:54
—分享—

w_DJI_20251114125331_0320_D[00-00-05][20251118-112111335].jpg

w_612A0702[00-00-01][20251118-112223255].jpg

祁东县融媒体中心11月18日讯(记者:肖渌璋 彭振峰 何书晴)在杳湖湿地公园管理处志冲村的群山之间,昔日闲置的荒坡旱土如今绿意盎然,连片的中药材茁壮生长。

依托山区资源优势,该村残疾人唐中秋与村民抱团创业、成立公司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通过“公司+”模式,带领乡亲们写下了一张山区乡村振兴的“致富良方”。

w_612A0710[00-00-06][20251118-11224950].jpg

w_612A0725[00-00-01][20251118-112700899].jpg

近日,记者在志冲村的药材地里看到十余名村民躬身穿梭在种植着石菖蒲田垄间,手中镰刀起落间,杂草被利落清除,留下青翠的石菖蒲在暖阳中舒展。不远处的山坳里,玄参迎来收获季,唐中秋与公司合伙人带领着村民采挖,挥舞锄头翻开土层,一串串饱满粗壮的玄参破土而出,泥土芬芳与药香交织弥漫。

这片生机勃勃的药田背后,藏着双手因幼年烧伤致残的唐中秋不凡的创业故事。2021年,他决心开发中药材种植,翻山涉水,自采野生药材种子进行培育、优化,开垦荒土20余亩,开启中药材种植之路。

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今年8月,唐中秋与三名村民合伙注册成立衡阳时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各环节,形成“公司+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让小药材种植向带动增收的大产业发展。

公司法人代表曾令宇介绍:“我们公司从事种植、加工、销售中药材,主要跟广州有订单合作。现在中药材质量做好了,量也上来了,下一步我们计划增加种植面积。”

如今,时和农业的中药材基地已颇具规模:石菖蒲种植100多亩,四年亩产干品约1吨;黄精和玉竹共种植100多亩,三年亩产都在8000斤左右;还种植了60余亩烧仙草和20余亩玄参。与广药集团的订单合作为产品销路提供了坚实保障,公司今年总收入预计达30万元。

“我们的目标是把村里所有的荒地利用起来,把村里的闲散人员都聚集起来,让他们在家里每天都有事做,带动他们每年收入要达到2万元以上。”唐中秋满怀憧憬地说道。

w_DSC01319.jpg.png

产业发展的红利,正源源不断惠及周边村民。目前,在公司的种植基地和加工车间,10多位残疾人、困难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我们年纪大了在外面打工没有人要。”志冲村村民肖世华说,“唐中秋种了几百亩中药材,我们在这里帮他管理、挖药材、除草,人均年收入可达到两万五千元以上。”

随着就业岗位的增加和土地利用率的提升,志冲村的乡村面貌也正悄然改变。曾经无人问津的荒地变成了高产药田,闲置的劳动力有了稳定收入,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提升。

该村村干部邓龙建告诉记者:“唐中秋的药材公司成立以后,为我们村11名残疾人、20多名监测户和脱贫户解决了就业问题,村里原来荒置的土地现在都用于种植药材。唐中秋身残志不残,是我们村年轻人学习的好榜样。”

从一人创业到众人抱团,从荒坡旱土到百亩药田,衡阳时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实干践行初心,以产业赋能乡村。唐中秋与伙伴们正用“坚韧破土、共生共荣”的信念,在祁东大地奋力谱写着一曲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赞歌。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肖渌璋 彭振峰

编辑:何书晴

本文链接:http://www.qdxw.com.cn/content/646955/52/1543951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祁东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