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融媒体中心3月25日讯(记者:彭康 田玲)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翻耕稻田、培育秧苗…… 农户们正抢抓农时,以辛勤的劳作奏响着春天的序曲,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工作,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夯实基础。
24日,记者走进风石堰镇和平村,县鑫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育秧景象,一条半自动的育秧流水线正高效运作,工人们熟练地将空秧盘放在传送带上,经过铺土、淋水、播种、再覆盖表土等工序,播种工作就完成了。一盘盘播好种的秧盘经过工人的遥控操作通过轨道被送入育秧大棚或大田内催芽。
走进育秧大棚,经过一周左右的培育,一排排整齐的育秧盘映入眼帘,嫩绿的秧苗长势喜人。“我这个大棚面积有7000多平方米,培育出的秧苗可插大田一千多亩,现秧苗已有一叶一芯,预计四月初可移栽到大田。”鑫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松柏拿起秧盘,边查看秧苗长势边说道。
相较于传统露天育秧需要“看天吃饭”的忐忑,大棚育秧优势显著。陈松柏告诉记者:“大棚育秧对比大田育秧既省人工又便于秧田管理,同时大棚育秧可插大田比例高于大田育秧,一亩可多插大田40至50亩。”
记者注意到,大棚内还配备了自动喷灌系统,能够根据秧苗的生长需求进行精准灌溉。这一系统不仅提高了灌溉效率,还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此外,大棚顶部还安装了透明的遮阳网,既能够保证阳光透过,又能防止强烈的阳光直射对秧苗造成伤害。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水稻育秧环节,大力推广工厂化育秧与集中育秧模式,在今年2月下旬,组织全县种植大户进行了早稻集中育秧和农机技术培训,对机械化育秧进行了专题培训,确保全县早稻集中育秧工作安全、高效、有序、顺利进行。
据统计,今年我县早稻集中育秧面积24.5万亩以上,将新(改)建集中育秧设施69个,新增育秧设施开展专业化早稻集中育秧服务大田面积10万亩以上,为全县粮食生产筑牢坚实基础,助力农业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康 田玲
编辑:王琦
本文为祁东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