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纸降书出芷江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晓晓 编辑:周云云 2025-08-29 11:26:11
—分享—

芷江,这座镶嵌在湖南西陲的 “黔楚咽喉”,因八年浴血抗战的终章在此书写,而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八年烽火起泸沟,一纸降书出芷江”,当指尖抚过岁月斑驳的砖墙,我仿佛触摸到了民族精神的滚烫血脉,这场特殊的爱国主义教育,既是对往昔耻辱的沉痛回望,更是对中华儿女铁血抗争的激昂礼赞。

在怀化市芷江县城以东七里桥,“受降纪念坊” 如一柄刺破苍穹的青铜剑,凛然矗立。这座四柱三拱门式建筑,以青砖为骨,水泥为基,庄重肃穆。

沿纪念坊台阶缓步而下,左转前行五十余步,一排黛色西式木结构平房映入眼帘。这里曾是中美航空联队的俱乐部,更是改写历史的 1945 年日本受降会场。推开斑驳的木门,时光瞬间凝固 —— 孙中山先生的画像高悬正面墙垣,画像前的桌椅原物依旧保持着当年布局,标注着各代表席位的铜制铭牌,在昏黄光影中泛着冷冽光泽。岁月褪去了家具表面的漆色,却褪不去那段将星云集、举世瞩目的峥嵘记忆。灰暗的墙壁如同沉默的史官,素白的桌布恰似正义的法坛,简朴之中自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案台前两米处,四张黑色座椅冷峻伫立,仿佛是为昔日骄横的侵略者准备的审判席。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读 “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而受降地点,选定在日军折戟沉沙的湘西会战惨败地 —— 芷江。8月21日下午3时20分,中国陆军总部何应钦等军政要员、各战区长官与百余中外记者齐聚于此。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败军代表今井武夫一行,步伐沉重,神色木然,如同待罪囚徒踏入会场。主持受降的陆军总参谋长肖毅肃目光如炬,几经验明降使身份后,今井武夫交出日军在华兵力部署图,并在备忘录上签下屈辱之名。这一刻,不仅是日本投降的铁证,更是中华民族历经十四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胜利曙光的历史丰碑。

会场右侧的史料陈列室,宛如时光胶囊,珍藏着受降电文、备忘录、老照片与泛黄报刊。每一件展品都是无声的证人,将受降会议的每个细节娓娓道来。站在会场前廊远眺,雄伟的 “受降纪念馆” 巍然屹立。馆内陈列的大量史实材料,从刻着 “参加受降典礼纪念” 的原物,到烙有火印编号的一、二级文物,皆为抗战胜利的永恒见证。指尖抚过文物表面的纹路,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真切体会 “日落芷江” 的酣畅淋漓,心中涌起澎湃的爱国豪情。

漫步芷江,“抗战文化” 的深邃内涵无处不在。“受降纪念坊” 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不朽丰碑,更是一座巍峨凯旋门,永远矗立在中华儿女心间。它向世人诉说着烽火岁月里的苦难与坚守,吟唱着胜利时刻的喜悦与荣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晓晓

编辑:周云云

本文链接:http://www.qdxw.com.cn/content/646942/63/1523643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祁东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