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的中国大地,被战争的阴云笼罩得透不过气。日军侵入湖南祁东,铁路被炸毁,公路被封锁,物资线断绝,最要命的是食盐成了金贵的奢侈品。乡亲们只能煮食带着苦涩味的硝盐,那刺喉的苦涩,仿佛浓缩了整个时代的绝望与挣扎。
就在这时,风石堰的农民徐昌道站了出来。这个身板结实的汉子看着乡亲们浮肿的脸,攥紧了拳头。他召集了十余名胆大的乡亲,组成挑盐队,在祠堂的油灯下郑重起誓:“咱们不能眼睁睁看着乡亲们饿死!哪怕用命去换,也得把盐带回来!”于是,一支由普通农民组成的“挑盐队”悄然成立,他们不仅是为了运送盐巴,更是为了守护家园的尊严。
农历七月,日军的狼嚎逼近风石堰葛布湾,村民们在恐慌中拖家带口逃入深山。日军占领村子后,兽性大发:房屋被点燃,火光冲天;家畜被掳走,哀嚎不绝;未能逃走的老人和孩童,惨死在刺刀之下。躲在暗处的徐昌道和队员们,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这笔血债,得用血来还!”
七月二十三日,日军在风石堰荷叶塘疯狂烧杀抢掠,夜空被火光染成诡异的红。徐昌道带着队员们像猎豹般潜伏,等待复仇的时机。当看到一名日军把抢来的粮食扔进池塘时,队员徐昌定再也按捺不住,像一头暴怒的雄狮冲了上去。
一个鬼子反应过来,开枪击中徐昌定。徐昌定倒下时,仍死死抱住鬼子不放。等徐昌道等人赶到,只见满目疮痍,徐昌定圆睁的双眼仿佛在控诉。那一刻,悲痛化作了钢刀,队员们在心里发誓:一定要让鬼子血债血偿。
八月中旬,日军小分队出来抓壮丁。队员徐世贡被一个鬼子盯上,他灵机一动,假装慌乱逃跑,把鬼子引到山坳。趁其不备,徐世贡猛地转身,凭着庄稼人的蛮力将鬼子扑倒,夺过短刀结果了他,将尸体拖进干水田。
徐昌道带着队员们时时刻刻紧盯着这群豺狼。一天,鬼子侵入雄飞村的响屋院子。当看到大部分鬼子四散抢东西,只剩一个鬼子挥着斧头砍树时,徐昌道像离弦之箭从荆棘丛中跃出,一柴刀下去,鬼子当场毙命。他故意把尸体放在显眼处,又悄无声息地隐入荆棘丛。
没多久,一个扛着鸡的鬼子哼着小调走来,喊了几声没回应,看到地上的尸体,吓得魂飞魄散,丢下鸡就跑。徐昌道正想追,却发现几个鬼子围了过来。他当机立断,一头扎进旁边的小河。茂密的芦苇成了天然屏障,任凭鬼子在河边乱开枪,就是找不到他的踪迹。
这次惊险遭遇没有让徐昌道退缩。他擦干身上的水,继续带领挑盐队在敌后周旋。一袋袋食盐被悄悄运回村子,解了乡亲们的燃眉之急。他们还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一次次巧妙出击,消灭了不少鬼子,甚至活捉了几个俘虏,送到祁阳挂榜山自卫区总指挥部。
这支由普通农民组成的“挑盐队”,他们不是披甲征战的将士,却是以草鞋与扁担为武器的勇士;没有军衔与勋章,却以血性与忠义铸就了不朽的丰碑。他们的故事,就像黑夜里的星星,照亮了苦难的岁月。如今,风石堰的老人们说起挑盐队,眼里依然会泛起泪光。那些带着血腥味的记忆,是民族不屈的见证,永远刻在祁东人民的心里。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晓晓
编辑:周云云
本文为祁东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