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农历七月,日寇的铁蹄踏入了祁东沿铁路、公路线一带。他们如豺狼般肆虐,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家园沦为焦土,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日寇的暴行如毒雾弥漫,激起了祁东儿女的满腔怒火。祁东万福岭乡的陈彰扬与李良孝,两位热血青年,以智勇双全之姿,谱写了一曲惊心动魄的抗日壮歌,其事迹至今仍在乡间传颂不息。
陈彰扬生于1915年,李良孝生于1917年,时值壮年。二人曾闯荡江湖,见多识广,怀抱救民于水火的觉悟。目睹日寇屠戮乡邻,他们深知:唯有组织民众,群起自卫,方能抵御暴行。农历八月初,二人决意以身犯险,假扮商贩,挑些杂货沿公路叫卖,伺机杀敌夺枪。一日,行至密林掩映的公路旁,一名日本兵欲买烟。二人以流利日语稳住鬼子,趁其松懈,骤然发难。一人猛按双手,一人捆住双脚,秤砣猛击其头颅,将尸体埋入山沟。首次夺枪成功,二人欣喜若狂,胆气更盛。此后,又以木棒智取两名鬼子,缴获两支步枪。三枪在手,如猛虎添翼,抗日之志愈发炽烈。
为替百姓报仇雪恨,二人不顾家有妻儿,毅然投身黄土铺画眉冲自卫队,将三条步枪尽数献出。陈彰扬因智勇过人,被推举为队长。自此,陈彰扬率队侦查敌情,伺机而动,誓与日寇血战到底。
农历十一月下旬,寒风刺骨之夜,陈彰扬、李良孝率二十余人潜入白地市乌山冲。经侦察,发现一支日军小分队驻扎于龙家院民房。二人即刻布阵:自卫队员埋伏后山,持枪待命;陈彰扬、李良孝与陈楚南三人,手持利刃,悄然摸入院内。
房内,日军或东倒西歪酣睡,或围炉打盹,浑然不觉死神逼近。三人挥刀砍杀,刀光如电,血溅四壁。鬼子哀嚎声与砍杀声震耳欲聋,惊醒其他房间日军。陈楚南见势危急,冒死突围而出。然陈彰扬与李良孝却被蜂拥而至的日军围困。日军丧心病狂,剥去二人衣物,浇煤油,堆干柴,竟以烈火活活焚之!后山队员闻枪声四起,知敌众我寡,只得含恨撤退。
三日后,自卫队寻回烈士遗骸。龙家院内,焦黑的尸体残躯与日军血肉模糊之尸交错横陈,床榻、地面血迹斑斑,脑浆遍地——竟有二十余日军毙命于陈彰扬、李良孝刀下!二人虽以身殉国,以血肉之躯重创敌寇,其壮烈气概,如惊雷震醒民心。
英雄虽逝,英名不朽。陈彰扬与李良孝的智勇之举,点燃了祁东民众的抗日烈焰。他们以命相搏,不仅击碎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更昭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之魂——纵使敌强我弱,亦以智谋与血性,宁死不屈!他们的故事,如暗夜火炬,照亮了抗战之路,告诫后人:山河可破,志不可摧;血肉可焚,魂永不灭。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晓晓
编辑:周云云
本文为祁东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