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印记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劳动致富最踏实 贫困户匡代军“逆袭”记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屈波 2020-08-11 09:08:09
—分享—



红网祁东分站8月10日讯(通讯员何源 王腾 ) “不靠天,不靠地,我就靠自己这双手发的家”。从一名穷二代转变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被问及这几年的致富秘籍时,56岁的匡代军话语间满是质朴,却又充满自豪。

说话功夫,匡代军展示了他的双手。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黝黑的双手沾满泥土,靠着勤劳在肥沃的土地上收获着幸福。

8月正值酷热难耐,蒋家桥祖山湾村农户匡代军也一刻没闲着。收割、晒谷、卖粮,他有着使不完的劲。靠着承包种植一百二十余亩的水稻,他早已实现脱贫。而得益于祁东农商银行5万元农机贷的支持,他去年又新购置了两台收割机、一台播谷机和一台旋耕机,再加上政府发放的农机补贴,匡代军对于走向小康的底气越来越足。

而这些放在过去,他想都不敢想。由于两个孩子读书负担重,又要照顾年迈双亲,匡代军终日以打零工为生。2013年,受益于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他终于搬进了结实砖房。但是由于缺乏后续资金,两层楼的房屋外墙和屋内都没有粉刷,红砖和水泥一直裸露在外。

2015年,作为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匡代军领取到了5万元的扶贫贷款。“既然你只会种田,那我们支持你多种点!”时至今日,他对当时信用社主任匡跃的这句话仍心存感激。而随后穷怕了的他,每天都是天刚蒙蒙亮,就已收拾妥当下地干活了。辛劳也没有白费,短短三年时间,匡代军成为了村里的种粮大户,实现了令人刮目相看的“逆袭”。

“现在依靠我种植水稻,再加上帮人收割稻谷,年入十万早不是问题。”坐在新买的面包车上,尾箱是一袋袋脱粒的大米,驾驶位上的匡代军算了这样一笔账。而这辆汽车也载着他驶向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祁东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屈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祁东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