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同学是“高手”

来源:祁东新闻网 作者:谭新军 编辑:redcloud 2019-07-15 11:35:12
—分享—

  早就听说我的同学调到审计局工作了,因多年未谋面,他长得啥模样我都有点模糊了。印象中的他是1米7多的个子,戴着一副宽边眼镜,脾气古怪,平时不苟言笑,但善于思索。

  听知道他的同学说,他叫周晨湘。现在的性格与同学时迥然不同,由过去的不善言辞变为谈吐幽默,话语铿锵有力、亲切和蔼了,也稳重老成了,还养成了爱钻牛角尖的职业习惯。亦有审计干部的“洁癖”、不留“污点”的做事作风,堪称审计“高手”。

  上世纪80年代,我们是同班同学,毕业那年高考我们一同考入学校。他被财校录取学习会计专业。而我却就读于师范学校。我俩都没有如愿,被命运捉弄了,只能罢了。

  三年后,我俩都毕业了,他分在乡镇粮站当会计,我分在县直单位工作。平时,我们见面的机会不多,偶尔碰见只是相互笑一下就走了,很少闲聊过。

  周晨湘在基层工作勤劳能干,又肯吃苦,后被调到县粮食局财会股工作了。又过了几年,因工作出色,他又被组织选调到县审计局工作,此时的他就潜心钻研审计门道了。

  可周晨湘也在审计机关的大熔炉里得到了锻炼成长,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和一身“铜铠铁甲”。由于他在审计中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依法审计、廉洁审计、不惧权贵、刚正不阿,被同事送他一个绰号“周一刀”。

  2005年,他主审县直某单位。这个仅七八个人的小单位往来账目多,资金流动大,前几天没有发现问题。一天,周晨湘便翻阅一沓表格来,数字密密麻麻,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知何处下手。可他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地一张一张查看。突然间,他发现这一叠表格的页码顺序不对,还少了一张。于是他逐张表格查看数字,其中有两张表格两处地方有差异,他就用计算机进行筛选,一一比对,核查数字,并顺着资金查到底,发现有一笔200多万的专项资金张冠李戴、挪作他用了。

  周晨湘核实情况后,便找该单位负责人谈话。这个负责人自恃有“靠山”,态度傲慢、“油盐”不进,只说这笔钱是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没有错。可老周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严肃指出这是严重的违纪行为,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必须处理!此时的负责人见老周义正言辞、针锋相对,感到了事态地严重性,他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认错接受处罚了。之后,老周果断地将此案移送县纪委严肃查处了。同事们点赞,剃了“癞痢”头不错。当年,他主审的这个项目还被衡阳市审计局评为优秀审计项目。

  2007年,周晨湘被组织赏识提拔为副局长,成为审计局的骨干力量和内行领导。但他仍不骄不躁,努力工作,默默奉献。

  18年来,他经手审计的项目达200多个,涉及金额10亿余元,查出违纪违规资金3200万余元,他还移送了6起案子。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多次嘉奖记功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阴差阳错,2013年我从乡镇领导也被安排进了县审计局。从此,我俩同在一个锅里捋瓢,由同学成为同事了。

  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日臻完善,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更高、更严。同事们为了完成一个审计项目加班加点,忙得不亦乐乎。可谓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常年奋战在审计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坚持以保障国家公共资金安全、规范、有序的运行为已任。

  2018年底,正值寒冬腊月,全局6个审计组赴全县25个乡镇(街道、管理处)审计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一天,北风凛冽,已年过半百的周晨湘带领审计组不顾寒冷仍然要到一个边远乡镇进村入户调查。昨夜的积雪尚未融化,被北风一吹,还结了冰,山路滑陡。可审计组5人坚持徒步前行,周晨湘在上坡时不慎摔了一跤,泥水浸湿了衣服,同志们劝他今天这个花脸样子就不去了,明天再来。可他全然不顾,说:“今天的任务必须今天完成,不能留尾账。衣服脏点没关系,明天回去洗了就行了。”于是他仍带领审计组查看完该村的扶贫产业项目,愣是把问题搞清楚才放心,直到下午6点多才回家。从而全面掌握了扶贫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为县委、县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我到审计机关工作已有6年了,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增长了不少见识,还饱尝了审计工作的苦涩酸辣。我置身在审计队伍阵营中,看到了审计干部的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更看到了他们忠诚、担当、干净的无私精神。

  当然,我是审计队伍的新兵,也会豪情满怀、倍加努力。但也要像“高手”同学一样纵横审计业务的浩瀚大海中,迎风破浪,学到真本事,不负党和人民赋予审计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但我更希望我的同学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重整行装再出发,攀登审计事业更高峰。

来源:祁东新闻网

作者:谭新军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祁东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