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航空报国 “响”彻九天

来源:祁东融媒 作者:祁小容 编辑:周云凤 2024-10-29 18:09:55
—分享—

祁山之东,将军之乡;扬越之地,人杰地灵。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英才翘楚。他就出生在这里,一个在航空界响彻“九天”的名字——刘大响。他不仅是中国航空动力界的第一批院士,也是五项大型国防科技研究项目和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高空台的总工程师和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曾获航空航天月桂奖终身奉献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首都精神文明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为我国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7年,刘大响出生于湖南省祁东县罗口町镇清公祠村。他出生在一个优秀的家庭,祖上四代名医。父亲刘飞鸿是祁阳县中学的一名高中老师,大家都尊称他“刘教授”;母亲曾冰清是当地有名的乡村医师。母亲持家用度非常节俭,吃饭时掉一粒米也要拣起来,衣服破了就打补丁,这些习惯对刘大响影响深厚。小时候的刘大响非常调皮,充满好奇心,母亲告诉他,只要不怕困难,爱动脑筋,有远大的理想,就可以成就大事业。

刘大响的爱国情怀,也源自家庭的熏陶。听革命老前辈讲述,刘大响的父母为“抗日救国、保卫家乡”,将县城九个铺面全卖了,捐出所有银元。他家对面的邻居李冰生被日寇杀害,刘大响的父亲花重金买下骨骸背回老家安葬,并教育孩子,“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报效祖国”。从此在年幼的刘大响心中便深深的埋下了“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种子。

刘大响自幼喜欢读书,学习勤勉,195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祁东一中。刘大响年少时,物质相当匮乏。那时缺电,他大部分晚习时间是在蜡烛和煤油灯下度过的,这更加让少年刘大响深刻认识到,没有电国家就发展不起来。他立志考取大学,为国家电气化作出贡献。

后来刘大响考入北京航空学院最厉害的专业航天发动机设计专业。他一直致力于中国航天事业,成为了我国战斗机的“心脏”——航天发动机研制首席专家。

我想大家,尤其是男同学,是不是对战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你们可曾知道,从歼-20、直-20到运-20一架架用途各异的飞机背后都有着一颗共同的“心脏”。

刘大响是根治飞机“心脏病”的专家。他曾奉命带队到空军“蹲点”,提供技术支持。在那里,刘大响和同事们破解了歼-7在不开加力时,有推力不足、续航时间短的难题。从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自主研制气冷空心涡轮叶片发动机的国家。

每一架飞机的诞生都要经历重重“考验”,在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上要模拟百年不遇的极端天气,一分钟要往发动机内打一吨冰雹,发动机在空中连续工作10000小时,每个零部件的测试都需要做20万至30万小时。他们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深刻的打动着我。

高空台是研制新型航空发动机不可或缺的设备。刘大响隐于山沟三十载,在极为匮乏的物质条件和艰苦的环境下,和同事们一起排除千难万险,建造出了我国首个自己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

进入耄耋之年的刘大响爷爷依然在为祖国航天事业奔波。“献身航空动力,立志报效祖国”是刘大响爷爷一直奉行的信念。无数个像刘大响爷爷一样杰出的科学家以其特有的勇气、智慧和执着,点亮了人类探索的道路,他们创造着属于时代的光。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接过他们的衣钵,承担起时代重任,用科技托起强国之基!

来源:祁东融媒

作者:祁小容

编辑:周云凤

本文链接:http://www.qdxw.com.cn/content/646854/63/1440462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祁东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