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词】记录乡村变化,助力乡村振兴。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乡村有约》栏目。今年的7月1日,革命烈士王如痴故居在经过一年多的修缮建设后正式对外开放,为我县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场所,故居自开馆以来,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和群众、学生前来参观学习。国庆前夕,太和堂镇前进小学的师生们在故居开展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庆祝祖国母亲73周年华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如痴生于1903年1935年牺牲,原名王书全,字俊欧,祁东县太和堂镇向阳村人。1925年毕业于湖南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预科班高中部。1926年参加革命,同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随即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秋回国后,赴中央革命根据地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从事武装斗争。1935年8月6日,王如痴与方志敏、刘畴西在南昌下沙窝被杀害。1962年12月,王如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如痴故居位于祁东县太和堂镇向阳村,始建于1901年,是王如痴曾经生活并进行革命活动的场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故居中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个个动人的真实故事,诠释了王如痴的道德理想和革命追求。王如痴故居2011年1月24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4月被确定为衡阳市青少年教育基地,是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
前进小学的师生们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观看《红军将领王如痴》影像宣传片,参观王如痴故居,认真聆听讲解员对王如痴英勇事迹的详细介绍,感悟革命先烈对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渝的“如痴”信念。
现场讲解:同学们,我们看一下这个雕像,这一个雕像是王如痴烈士的半身像,也是根据他生前仅存的一张免冠照制作而成的,非常的珍贵。整个展厅,以“痴心不改”为主题主线,主要讲述的就是王如痴烈士的革命大事迹,一共是分为十个单元,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跟随我的脚步去里面依次参观。
王如痴故居展示设辅助陈列和复原陈列两个部分。其中,辅助陈列部分以时间为序展示王如痴32年的一生,共有7个展厅,10个单元,分别为序厅、少年立志、岳麓求学、易名明志、苏联留学、井冈山斗争、驰骋苏区、转战闽浙赣、不计得失、血战怀玉山、英勇就义及尾厅。
现场讲解:1926年,王如痴他投笔从戎,参军北伐。他原名是叫王书全,字俊鸥,为了革命信仰,改名如痴,寓意对革命如痴如醉。王如痴为了学习实用的军事知识技能,他选择了到莫斯科步兵学校继续深造,1928年夏毕业回国,这也为他之后带兵打仗奠定了军事基础。
王如痴学成回国后受组织派遣,立即投身到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驰骋苏区、转战闽浙赣,指挥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立下赫赫战功。王如痴历任红五军八大队党代表、红六军第二纵队和红二军第八师政委、红十三军和红十一军政委、红十军军长兼政委。1934年10月,参加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先后任红十军团十九师参谋长、师长。
现场讲解:同学们,我们看一下这面旗,这一面旗是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的军旗。1933年1月份,王如痴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的政治委员。1934年1月份,王如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玻璃展柜里面放置的就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地区政府颁发的第二号文件,上面就有王如痴烈士的名字,我们可以靠近找一下,从下往上第三行,从右往左第五个。我们可以看一下瞿秋白、蔡畅、谢先震、聂红钧,他们是在同一行,这边放置有一枚奖章,是他在1933年8月份荣获的中华苏维埃二等红星奖章。
1934年底,王如痴率部跟随红十军团在皖南地区艰苦转战。1935年1月中旬,部队在赣东北怀玉山地区遭国民党军队重兵围攻,王如痴指挥部队数次突围未能成功,伤亡惨重,弹尽粮绝,1月24日,王如痴在山顶被俘,与后来被俘的红十军团政委方志敏,军团长刘畴西一起被关押在南昌。
现场讲解:大家看一下这一张照片,这一位就是王如痴烈士,中间的那一位是方志敏烈士,手上缠着绷带的就是刘畴西。这张照片是他们在监狱当中拍摄的。当时王如痴烈士已经是被折磨的骨瘦如柴,不成人样,重病缠身,他们的脚上也都分别钉上了十斤重的脚镣,但是他们的眼神意志坚定不动摇,面对敌人的诱降,王如痴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无妻儿,无以为家,以身许国,别无他图,我既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你讲的那些对我毫无用处,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的信仰。寥寥数语,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至高至纯的革命情操。1935年的8月6号凌晨,王如痴、方志敏、刘畴西被秘密押往南昌市下沙窝刑场,慷慨就义年仅32岁。
通过实地参观王如痴故居,学生们切身感受了革命年代共产党人不畏艰辛、不怕牺牲的革命意志,感悟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点燃了他们爱党、爱国、振兴中华的热情。
太和堂镇前进小学学生王心成:在聆听王如痴的事迹之后,我深受鼓舞。我也要把他的这种精神运用到学习上,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以后为国家争光。
学校的老师们也纷纷表示,要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培养好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太和堂镇前进小学校长李霄:学习王如痴烈士那种革命精神,特别是他的那种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我觉得要让学生们深深牢记,然后把这个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而且把这个精神都用到学习当中去,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学生现场演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主持词】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让学生们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争做新时代强国好少年。记录乡村变化,助力乡村振兴,观众朋友们,以上就是本期《乡村有约》栏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欢迎大家为我们提供乡村题材线索,我们的联系电话是15211399678 ,也请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祁东宣传”与我们互动,好的,朋友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来源:祁东融媒
编辑:祁小容